美媒:从英国到波兰,执政无力已成常态,欧洲正走向“失控”

去年是欧洲的选举年,但政治洗牌、政府换届并未改善欧洲国家的处境,反而让欧洲陷入更大的混乱。美国彭博社9月18日发文称,从英国到波兰,欧洲许多国家正面临财政紧张、议会分裂、社会冲突等一系列问题,执政无力已经成为常态,欧洲大陆正走向“失控”。

彭博社高级地缘经济学分析师安东尼奥·巴罗索表示:“欧洲承受着过去15年冲击的后遗症——从欧元区危机到新冠疫情,再到俄乌冲突。其结果是议会更加分裂、政党极化、选民情绪日益动荡。这些趋势与许多国家面临的经济困难叠加后,各国政府推动重大政策变革的能力变得极为有限。”

在法国,前总理弗朗索瓦·贝鲁削减公共支出的预算案遭到社会各界反对。国民议会9月8日举行的信任投票中,贝鲁未能过关,最终辞去总理职务。塞巴斯蒂安·勒科尔尼随后接替贝鲁,出任政府总理一职,他正寻求左翼的支持,以推动一项新的预算案。

勒科尔尼是两年来的第五位法国总理,这反映出法国政治的混乱和各政治派别之间的矛盾。文章指出,法国总统马克龙受挫的第二个任期还剩下不到两年时间,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已在法国展现出强大的影响力,属于他们的时代似乎将要到来。

法国工会9月18日举行了全国性的罢工和示威,旨在抗议削减公共财政支出的预算草案,使刚刚上台的勒科尔尼面临沉重的压力。

当地时间9月18日,法国举行全国性罢工和抗议 视觉中国

在英国,首相斯塔默领导的工党政府举步维艰,反响不佳的预算案、市场动荡以及多名关键政治盟友因丑闻而被迫辞职,导致工党的支持率持续下滑。今年8月,英国的通货膨胀率为3.8%,与7月持平,保持在一年半以来的最高水平,再次引发对通胀的担忧。

英国工党的支持率已从去年议会选举时近40%的最高点,下滑到如今约20%的水平。相比之下,奈杰尔·法拉奇领导的极右翼英国改革党的支持率快速上升,已达到近30%。

当地时间9月13日,示威者在英国伦敦举行“团结王国”抗议 视觉中国

德国的债务负担要比法国和英国低很多,但总理默茨在2月胜选后组建的执政联盟已出现裂痕。彭博社报道称,德国领导层在是否要放慢可再生能源的扩张方面出现分歧。默茨支持基民盟籍经济部长卡特琳娜·赖歇,认为应“略微降低扩张目标”。社民党籍财政部长拉尔斯·克林拜尔则表示反对,认为应“不受限制地继续扩张”。

由于德国联邦议院的构成非常不稳定,以至于默茨必须在新一届议员上任之前采取措施,通过放松德国“债务刹车”机制来实现提高国防开支的目标。如今,遭到德国政坛排斥的极右翼德国选择党已成为主要反对党,甚至可以在下一次大选的民调中与基民盟并驾齐驱。

欧洲其他国家同样面临政治分裂的问题,西班牙首相桑切斯领导的执政联盟不得不与加泰罗尼亚的分离主义政党结盟,以确保对国会的控制权;荷兰首相斯霍夫挺过了8月的不信任投票,但将在下个月面临提前选举;比利时在去年6月举行了议会选举,但直到今年1月才达成组建联合政府的协议。

在东欧,独立候选人纳夫罗茨基赢得波兰总统选举,但他与总理图斯克之间存在很大分歧。波兰的政治体制中,大部分的日常权力掌握在由议会选举产生的总理手中,但总统不仅仅是礼仪性质的职位,纳夫罗茨基拥有影响波兰外交政策和否决立法的权力。

在欧洲主要国家中,意大利似乎是一个“异类”,梅洛尼成为自2011年贝卢斯科尼辞职以来任职时间最长的意大利总理。但文章指出,梅洛尼政府依然受到执政联盟内部分歧、债务负担以及议会的限制。不过,这种潜在的不稳定性,也加强了梅洛尼的联盟内部的纪律性。

彭博社称,执政无力正在成为欧洲国家的常态,虽然马克龙、斯塔默等一些欧洲领导人还在努力“挣扎”,但欧洲国家的治理难度变得越来越高。在法国和英国等国家,金融市场已经发出警告的信号,长期国债收益率大幅攀升,表明动荡的政局正逐渐让投资者失去耐心。

文章认为,欧洲的治理危机有着共同的特征,往往表现为在如何分配有限的经济增长收益上出现共识破裂。人口老龄化加剧了欧洲的财政压力,也在社会分歧中增加了代际因素,使得德国、西班牙等依赖公共养老金的国家面临“艰难抉择”。

具有超国家性质的欧盟同样面临挑战,虽然其法律和规定曾推动欧洲大陆的经济发展,但也存在决策流程缓慢、依赖共识等问题。与此同时,一些欧盟成员国开始对欧盟的作用提出质疑,让欧盟变得“四分五裂”。

意大利路易斯大学的政治学者乔瓦尼·奥尔西纳表示:“我相当悲观,世界已经变了,欧洲变成了一个不再适配的方钉。”

彭博社最后也写道:“当政客们为欧洲政治共同体10月初的峰会做准备时,许多人至少可以放心,他们还有时间。如果英国和德国的政府能够维持下去,他们可能还有一年多的时间。但他们的领导人变得越来越像‘宪政君主’,只能主持仪式,失去了真正执政的能力。”

智新闻    热点观察    美媒:从英国到波兰,执政无力已成常态,欧洲正走向“失控”

热门文章

  • 最新报告:中国去年新安装近30万台机器人,是美国10倍

    9月25日,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2025年全球机器人报告》。根据报告,2024年全球新安装机器人数量达到54.2万台,是十年前的两倍多,其中,中国新安装近30万台,超过世界其他地区的总和,几乎是美国的十倍。中国仍是全球机器人最大市场,去年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突破200万台,居全球首位。

    0 2025-09-27
  • 美国少于10艘,中国超过1000艘!美政府又扑了个空

    特朗普政府打压中国造船业野心勃勃,终究响应者寥寥。据路透社9月25日报道,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一份最新报告显示,尽管美国针对中国船只征收所谓港口“服务费”,企图遏制中国的海事主导地位,但全球航运公司仍在全速向中国造船厂订购商船。

    1 2025-09-26
  • 福建舰“上新” 将重塑西太战略格局

    文章指出:9月22日,海军相关部门透露,歼-15T、歼-35和空警-600三型舰载机已完成在福建舰上首次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和之前舰载机上舰不同的是,这次“平台”不同─要上的福建舰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机型不同─这是三款机型在福建舰上首次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这次特殊的“上新”第一大看点,是福建舰打击范围能够覆盖第二岛链。

    0 2025-09-25
  • 福建舰三型舰载机完成起降训练,打击范围已覆盖第二岛链

    9月22日,中国海军宣布,歼-15T、歼-35和空警-600三型舰载机,已于此前成功完成在福建舰上的首次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这是中国首次在弹射型航母上,实现多型号先进舰载机的电磁弹射和阻拦着舰。

    0 2025-09-23
  • 美议员罕见访华,坦言“不能六七年才来一次”

    中美元首通话后,美国一个跨党派代表团9月21日正式访问中国并与中方会谈。这次访问是自2019年以来美国众议院代表团首次访华。分析普遍认为,这是中美在稳定双边关系方面取得的一大进展。

    0 2025-09-22
  • 法军高官:中国一天一个样,见都没见过

    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开始炒作太空安全问题。据路透社9月20日报道,法国太空司令部负责人文森特·朱索(Vincent Chusseau)近日接受采访时称,太空中“敌对或不友好”的活动正在加剧,特别是来自俄罗斯的活动。他还提到中国迅速发展的太空能力,“每天都能看到令人眼花缭乱的进展”。

    0 2025-09-20

新知经典